
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正以其无处不在的技术力量,通过“互联网+”全面深刻地改变世界。也正是因为互联网+,让旅游产业从消费互联网时代快速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全域旅游作为一个全产业融合、全资源融合、全民融合的大融合产业,归根到底是要通过设施、要素、功能在区域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资源--渠道--服务全产业链的协同、整合。
互联网+时代的全域旅游,应当是以互联网化和数字化来引领全域旅游建设,基于顶层设计,通过智慧旅游的科技手段,打破旅游全产业链条的数据孤岛和智能设备应用壁垒,全力推动文旅发展与智慧科技的融合,围绕“全域管理”“全域服务”“全域营销”三个方面实现文旅产业创新、转型和升级。用心去挖掘美,福建永泰风光!
一、利用大数据对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动态监测、预测,推动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
全域旅游散客化、体验化、全域化等特征给管理者、行政主管部门带来了数据统计、管理服务上的不同。
全域旅游数据包括涉旅企业、机构,人员、游客等旅游信息行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便民等各项旅游服务资源信息,通过对全域客流、旅游项目,视频监控、景区运营、旅游企业、环境监测,旅游产品,旅行社等的监测,借助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统计和智能分析,从监测到预测到举措,为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辅助工具,打通各职能部门信息化壁垒,建立共享、协同、联动的机制,构建旅游日常监管调度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体系,推进区域旅游行业运行监管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迈进,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经营提供信息,为公众出游提供服务。具体可以通过打造全域产业监测平台等来实现全域管理的智慧化升级转型。
2、通过“互联网+”加持,实现游客多元化、多样化服务。
在“互联网+旅游”背景的驱动下,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游客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体验感。借助网络信息化平台,将区域内全资源和多种渠道的整合,为游客提供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环节多样化服务。
例如,通过移动端平台搭建文旅监管服务单位、文旅企业和游客“三级一体,多级联动”的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在线旅游信息查询、门票购买、酒店预订、旅游商品购买、智能导航导游导览、投诉建议、紧急求助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实现游客自助下单、支付,快速入园,真正实现游客“一点接触,全面服务”,大大提升体验感。
3、延长产业链,打通全渠道,通过精准化营销,增加客流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全域旅游下的智慧营销,要树立全域旅游的产品观,延长产业链条,将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核心旅游要素打造为特色产品和品牌特色,然后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通过“全域联合”、“全产业链整合”、“全渠道联合”、“全媒体融合”等,逐步去推进智慧营销。
在大数据背景下,依托全域旅游数据资源,分析目的地确定营销效果,不断优化营销手段,向精准营销转化;还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和痛点,主动为消费者提供解决工具,建构全新的使用场景,创造全新的营销机会,例如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电子商务平台、全网营销及分销等作为链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与纽带,拓宽销售渠道。
总的来说,“互联网+”浪潮中,无论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如何借势,最终都必须回归到游客本身,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实现旅游信息服务在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全时空、全媒介、全主体之间的协同联动,切实的为以游客为中心去提供服务,让游客能够享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便捷,实现全域旅游的最终落地,并产生和发挥更大的价值。